|
矿山地质勘查可视化应用发表时间:2022-05-08 11:49作者:圆欣智能 ![]() 矿山地质勘查可视化应用 ![]() 智慧矿山是一个汇聚了多学科、多主题、多维空间信息的复杂系统,是在矿山地表和地下开采矿产资源的工程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静、动态信息的全部数字化管理,智能分析,可视化展示,从而达到降本增效,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。 地质数据是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和前提,也是实际项目中矿山资源评估和采矿设计的基础,是智慧矿山的基础之一。地质数据一般主要以工程钻探形式获得,通过钻孔,来获取基本岩性信息和取样分析数据,从而获得详细的地层信息,如地层年代、地层名称、地层厚度、岩石名称、岩性描述、底界深度等。 通过钻孔数据和各种物探手段,我们可以获得矿区地层的多个断面信息。根据断面信息,利用插值算法(反距离插值 IDW 或者克里金插值),获得整个矿区的地层三维网格数据。利用3D可视化技术,将网格数据呈现到 Web 端,加强地质直观展示方式的空间拓展,挖掘隐藏的地质信息内容,提升数据应用价值。 ![]() 技术路径 剖面数据来自钻孔数和勘探数据。随着开采的进行,剖面数据需要持续修正。 通过插值算法算法生成三维网格。整个过程使用算法自动实现。管理员只需要按照规定格式上传开采数据即可触发网格生成算法,系统自动重新生成网格。 ![]() 系统前端提供模型编辑功能,允许用户修改模型,上传修改信息。修改信息存入服务器的人工校正数据库。前端模型展示时,会自动加载三维网格数据和人工校正数据,呈现修正过的模型。 ![]() 三维网格信息在服务器端由插值算法生成。比较密集的网格信息包含更多的细节,模型相对于断面信息失真小,但生成的数据量大,对网络传输和前端展示都有压力。比较稀疏的网格数据量小,加载速度快,网页展示流畅。但细节信息不够,地层变化剧烈的区域模型和裁切面误差较大。 为了满足前端页面各种展示需求,服务器端采用金字塔式数据结构,按照不同的网格间距生成多个分辨率的三维网格信息。前端根据展示的分辨率需求和展示的区域,请求对应的网格信息。对于超出屏幕范围或者不可见的部分加以隐藏。 ![]() ![]() ![]() |